矿物学样品的高级物相鉴定

在测量区域通过argus成像探测器采集的原子衬度图像。从不同的灰色级别可以推断出至少存在 5 个不同的物相。

Ebsd是地球科学研究中一项非常强大的技术,它可用于微观结构的分析和物相的识别。通过测量颗粒的晶格取向和物相分布,EBSD可用于确定矿物织构的晶体学首选方向(CPO),并了解矿物变形和相变机制。

矿物学样品面临的挑战之一是,样品存在多重物相,主要物相和副相的晶粒尺寸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,在设置测量参数时很容易漏掉这些副相。然而,EBSD可以区分具有相似化学成分但晶体结构不同的物相,而EDS可以区分具有相似晶体结构但化学成分不同的相。eds和ebsd的联用可以测量包含多相的矿物学样品,克服这些限制。

在这个例子里,通过同时采集EBSD和EDS信号对海洋辉长岩(ODP U1309D 304/305)样品进行了分析。样品中10个具有5中不同对称性的物相被成功识别并标定。需要注意的是,物相的识别和区分是可以半自动执行的。这样既可以在扫描电镜测试时直接对样品物相进行识别和区分,也可以在测试结束后使用保存的数据离线执行。对于用户来说,更正分析,无需重新测量。Ebsd物相图和取向分布图(图3和图4)展示了软件同时标定众多低和高晶体对称物相的能力。